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庆祝建校七十周年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成立大会
2020-10-24 20:25:00
四川外国语大学

  10月24日上午,庆祝四川外国语大学建校七十周年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成立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全校师生、全球校友以及关心川外发展的各界友人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回顾学校70年的办学历程,展望川外发展新蓝图。

四川外国语大学庆祝建校七十周年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成立大会现场

  中共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静,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旬,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重庆大学党委书记舒立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校友王晓初,重庆市政协原副主席、校友彭永辉等嘉宾,有关国家机关、市级部门、区委区府,外国驻成渝地区使领馆,市内外兄弟高校及友好单位负责人,各地校友分会代表,学校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出席大会。海内外校友、师生员工、社会友好人士在线收看大会直播。

  党委书记邹渝主持大会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硕果飘香。今天我们相聚一堂、喜聚云端,热烈、简朴地举行庆祝四川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成立大会。”四川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邹渝主持大会,代表学校向莅临现场及线上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向海内外校友、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体老同志致以亲切慰问,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外国语大学发展的上级部门、兄弟院校、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大会受到了上级单位、兄弟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收到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东盟中心等国际组织,21个国家或地区的48所高校、机构,市区及有关部门,市内外高校及友好单位国内外专家、教授、校友及友好人士等发来的贺信或视频贺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毅教授在线祝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毅教授在视频贺词中向四川外国语大学七十周年校庆表示祝贺,认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在语言智能研究和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希望川外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多作用。

  川外为党和国家培养15万涉外人才

  新中国诞生之初,国家建设急需外语翻译人才。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俄文训练团成立,开启了四川外国语大学为国育才之路。

  70年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到四川外语学院,再到四川外国语大学;从单一俄文专业到增设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专业,再到1985年第一个非外语专业——对外汉语;从1979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到2002年第一个非外语专业硕士点,再到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代代川外人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弘扬“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开拓出一条“内涵发展,质量为先,中外合作,分类培养”的办学路径,为党和国家培养了15万涉外人才,成为了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校长董洪川致辞

  在大会现场,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在致辞中表示,川外70年办学的历史是一部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奋斗史。从办学之初的单一外语专科学校,到如今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川外始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涉外人才;始终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瞄准国家开放大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搭建沟通世界的桥梁。

  “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是川外人的共同理想。”董洪川说,“特色鲜明”就是拒绝大而全,走内涵发展之路。川外要坚持内涵发展,推动一流学科建设,打造新的学科增长点;继续打造“外语+”人才培养特色,努力培养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坚持扎根重庆,推动应用型研究平台建设,打造新型高端智库,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坚持中外互鉴,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搭建起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彩虹桥。

  师生代表用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向学校建校70周年献辞

  打造“文化互通、文明交融”的川外样本

  “走进川外七十年的璀璨篇章,每一页、每个字都记录下了川外人对文化互通、文明交融的情怀与奉献,记录下了川外人忠于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70岁的川外,从办学之初的单一外语专科学校,到如今成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外国语大学,形成了多层次完备的办学体系,拥有22个外语语种。大会现场,师生代表用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向学校建校70周年献辞。现场观众直呼“这很川外”。

  现场向8位老教师代表献花致敬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70年来,一代代学问之师、品行之师续写薪火相传的军大传统,怀着“忠于人民、服务国家”的家国情怀,培育着一代代沟通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文化使者。大会现场,邹渝、董洪川及青年教师代表向8位老教师代表献花致敬。

  校友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陶家俊回忆自己在川外的岁月

  校友代表,北京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陶家俊在致辞中回忆自己在川外的岁月时表示,川外是红色的摇篮,历史的星空下仍可听见西南军政大学的号角和军歌;川外是思想启蒙的熔炉,少年峥嵘的我们曾在这里渴饮思想启蒙和知识进步的烈酒,憧憬壮怀激烈的人生。“更是连接世界和川渝大地乃至中国西部西部的学术重镇,在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一道道通往理解、对话、包容、和谐的彩虹。”他祝愿母校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伟业中开拓新路,谱写新篇。

  校友代表,重庆冠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彭建虎感谢母校给予的力量

  校友代表,重庆冠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彭建虎在致辞中表示,外语不仅仅是一种简单机械的交流工具,也是思维、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从睁眼看世界到走向世界,无一不是肇始于语言之途。“我个人的历程也如此,从外事翻译的职业起步,在对外交流中,接触了广大世界,开阔了全球视野,我所领导的企业触角也逐步向全球延展。”彭建虎表示,川外是一所以语言为特色优势的知名大学,建校70年来,从这里走出了15万社会栋梁。追根溯源,是母校给我们提供了进入社会必要的知识储备,这才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源源动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致辞

  “同饮长江水、共筑兄弟情”,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在致辞中表示,上外与川外长期保持着深厚的兄弟情谊,同为长江流域知名的外语高等教育重镇,同为“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高校,共用英文缩写校名SISU。70年来,上外与川外始终肩负国家使命、服务国家需求,保持着很好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近年来,两校相互学习、协力探索、共同进步,携手肩负起推动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重任。他祝愿四川外国语大学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的步伐,为国家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再立新功。

  荷兰驻重庆总领事孔思哲先生致辞

  荷兰驻重庆总领事孔思哲先生在致辞中认为学习和教授语言极为重要,巴别高塔未建成,当前世界充满了分歧和误解,需要基于语言的沟通与交流。我们在此庆贺四川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非常有意义。他表示,与川外合作的100多个机构遍及全球,希望川外在融通中外,促进交流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国外合作高校纽卡斯尔大学校长亚历克斯·泽林斯基视频致辞

  国外合作高校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校长亚历克斯·泽林斯基先生在视频致辞中祝福四川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表示高度重视并希望进一步发展与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合作关系,共同放眼世界、扬帆远航。

  打造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外语教育创新示范区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成立启动仪式上,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黄政同志,联盟理事长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代表共同点亮水晶球,开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发展之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成立

  为深入学习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牢固树立成渝地区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增强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布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构建成渝地区高校外语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四川外国语大学联合成渝地区22所具有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点高校,并特邀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等7所院校,共同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外语联盟。

  仪式现场,联盟发出宣言,将秉承“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推动川渝地区外语教育协同联动与改革创新,促进外语学科发展、外语教育改革、外语资源整合、外语教育质量提升与特色发展,努力打造能够辐射西部、影响全国的外语教育创新示范区,为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一带一路”倡议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放眼世界架桥梁、扬帆远航勇担当”邹渝在总结大会时表示,四川外国语大学将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下,奋进新时代、彰显新作为,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大学,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