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第一届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论坛暨全国信用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召开

   中国教育在线    2017-11-25

会议现场

  2017年11月24日,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教学楼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掌声不断,第一届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论坛暨全国信用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在这里如期举行。

 

  会议邀请到了原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崇举教授,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校长、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柏群教授,重庆市发改委资金处处长陈学知先生,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征信处处长李理先生,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史绥德先生,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新岗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专家与学者。据介绍,来自全国各地高校专家及学者80人,政府、企业、协会、出版社等20余人,学校教师及学生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原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王崇举教授致辞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以“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和“用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为主题,结合社会信用体系方面的行业现状、发展前景、经典案例和教学经验等内容开展了主题报告和分题讨论。

  “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九大,将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写入报告。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程加速,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从试点区域启动向面上推进拓展,各高等院校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有效衔接的步伐也逐步加快。”会上,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院长、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柏群教授做了题为《“大征信”背景下细分领域征信与公共征信竞合》的主题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校长柏群教授作主题报告

  柏群还表示,信用管理专业的发展将为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提供重要保障。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自2010年获教育部批准开设信用管理本科专业,是全国较早一批、重庆市唯一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学校现与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全国信用教育联盟(筹)、重庆华龙强渝信用管理等企业合作,积极探索专业建设与发展,并与巴南区发改委、巴南区金融发展中心等政府机构加强交流。其次,学校还与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等机构搭建良好合作平台,多元融合培育适应重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

  此外,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史绥德在《用诚信打造新时代职业经理人的新名片》主题报告中,分享了职业经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前景及方向,并强调“诚信”是未来职业经理人的核心竞争力。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新岗教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魏文静教授,分别做了题为《信用成本、信用收益与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上海地方信用建设人才培养的新特征》的主题报告。

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副会长史绥德作主题报告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陈新岗教授作主题报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魏文静教授作主题报告

  “第三方征信机构为重庆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提供了大量征信服务,为信用信息共享创了良好的开端。”华龙强渝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亮在《第三方征信机构助力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报告中提出,重庆市目前的征信建设主要体现在政务诚信和商务诚信两个方面,其中部分区县政府部门委托公司搭建信用信息平台,一方面为政府采购和招投标项目等引进信用良好的企业,另一方面为信用信息更加公开化创造了广阔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信用管理专业教授尹丽,在研讨会中发布了《2016重庆市区县信用体系建设评价研究》的报告,对重庆市38个区县的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考察和分析,综合评价了各区县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并把学校信用管理学科建设从产学研方向延伸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信用管理专业教授尹丽作主题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党委书记丁广龙在会议中指出,2017年是全面实施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第3年,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向纵深方向推进拓展,学校正积极加快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为此,全国信用教育联盟与学校共同主办此次研讨会,深入研讨和交流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创新的理论和路径、重塑并拓宽社会信用链,对促进“信用重庆”建设、推动西部地区地方社会信用体系、乃至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会嘉宾合影留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