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跟着非遗传承人,寻找鱼洞的传承与蝶变——重理工学子“三下乡”走进刘氏泥塑、鱼洞乱针绣
2022-07-13 16:19:00
重庆理工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做好非遗文化传承,筑牢精神之基。2022年7月8日,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传承文化传承团前往巴南区鱼洞街道解密鱼洞著名民间工艺刘氏泥塑、鱼洞乱针绣,听非遗传承人讲述他们的故事。

  从“玩泥巴”中领略泥塑魅力

  在鱼洞街道文化中心,志愿者们见到了刘氏泥塑传承人刘强。刘强向志愿者们讲道:“小时候,父亲常常用泥巴为我制作泥人,形象惟妙惟肖,给儿时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泥塑有了新的认识。”从此,刘强迷上“玩泥巴”。泥土为原料,手工工艺,炉火煅烧,在刘强给泥人们赋予了漫画的神韵后,这些只有手掌大小的泥人,也顿时变得惟妙惟肖、逼真传神。刘强创作的泥塑充满了现实感,人物的表现形态夸张,生动体现了民间生活百态,特色鲜明。至今,刘强已经创作了400多件人物作品,作品深受大众喜爱。2018年,刘氏泥塑也正式列入了重庆市巴南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活动中,刘强还为志愿者们讲解了泥塑的具体制作方法,并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泥塑作品,介绍了一件件泥塑作品背后的故事。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这些泥塑作品充满了现实感,生动形象的展示了老百姓的生活,形态夸张、表情丰富,堪称一绝!”

  志愿者们在活动过程中也体验了一把泥塑制作,在刘强的指导下,每块泥土在大家的手里感受温度、慢慢的发生变化,一块普通的泥土逐渐在大家的手中变成了神态各异的样子,茶壶、泥人、茅草屋……大家在这个过程更加感悟到了泥塑制作的魅力,领略了传统文化与泥塑独具一格的美。

  从“乱针绣”中透视多彩世界

  结束刘氏泥塑的寻访后,志愿者们来到鱼洞文化服务中心二楼,学习了解鱼洞乱针绣。王华、刘丽两位传承人从多个方面向志愿者们讲解了鱼洞乱针绣。

  从传承人的口中,志愿者们了解到,鱼洞乱针绣又名“正则绣”,作为一种全新独立的刺绣种类,在巴南鱼洞已经传承了近百年。乱针绣可根据光影的变化和造型的需要自由变化,远看凹凸有致、层次鲜明,近看针脚繁密、层层交盛,令人耳目一新。随着它的声名鹊起,乱针绣被称为继传统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之外的第五大名绣。2011年,鱼洞乱针绣被纳入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乱针绣会使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纵横交叉,堆砌重叠,表现出物体的光泽透视效果,作品的立体和透视效果全部是通过线与线之间的碰撞折射出来的,这比画家在调色板上调色更难,但画面也更加逼真。所以,乱针绣的针法不像一般刺绣时那样直来直去,刺绣时针法灵活,需要不断地转换方向。而能够准确地找到针法转向的拐点,则是技艺者真功夫的体现。

  活动中,两位传承人还向志愿者们展示了乱针绣成品,让大家从作品中透视多彩世界,并为志愿者发放针线以及布料,让志愿者体验了乱针绣的制作过程,卷绷布、拉底料、插绷闩、塞绷钉、缝针脚、绣制……大家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了鱼洞乱针绣的魅力。

  历史的航程波澜壮阔,时代的大潮奔腾不息。在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故事里,志愿者们都深深地感受到了鱼洞这个滨江小镇古今的热闹与繁华。非遗是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乡村或一个街道社区的生活方式,是积累、沉淀一个地域社会历史的质量与品味,是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魁宝。

  让非遗面向未来,是传承文化的需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重理工学子将继续为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青春力量,守护好非遗文化,让非遗历久弥新!

  (文/王霖)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917411799 2022-07-12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