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西南大学首届神农班毕业,24名学子个个是精英

   西南大学    2018-07-03

  近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母校西南大学首届神农班24名本科生顺利毕业,半数以上在国内外名校攻读研究生,部分学生在知名企业就业,有1名学生还到了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就业。这个班级,凭什么这么牛呢? 

  选拔苛刻,百里挑一:400学生选40人 

  西南大学从2014年的本科生新生中,经过严格选拔、考核、遴选,组成40人的拔尖创新农业人才培养计划试点班--“神农班”。 

  据神农班辅导员刘秋艳老师介绍,神农班选拔严格,要求学生具备至少三方面条件:一是对生命科学有浓厚兴趣,并立志攻读研究生,从事农业和生物科技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二是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成绩优异,高考成绩必须超过所在省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三是较高英语水平,高考英语分数应超过120分(原始分),或曾通过TOEFL、IELTS、GRE等出国英语考试。 

  刘秋艳说,满足条件的学生要经过初试和复试等环节,复试除了综合面试、英语听力之外,还要进行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体能测试。“首届神农班计划招生40人,吸引了400多人报名,最终40人胜出,真的是百里挑一。”刘秋艳说,这40名学生全部来自于西南大学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和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专业,入班后,再在这四个专业中自由选择。 

  经费充裕,每年提供100万专项经费 

  据西南大学校长助理、神农班学业导师之一的王进军教授介绍,举办“神农班”的目的是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培养战略后备军和未来领军人才。 

  “除严格的单独选拔,还单独编班、单独设立培养方案、单独专门授课。”王进军介绍,神农班学生在1-3学期不分专业,系统学习数、理、化和生物学科基础知识;4-6学期,根据学习兴趣灵活选择农科专业,深入学习专业知识;7-8学期,进入本、硕连读,有效衔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与普通农学生相比,“神农班”在多方面享受优惠待遇。该班实施精英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模式,拥有最好的教学资源,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硕士博士导师担任的学业导师和实习导师。此外,学校给予每届100万的专项经费支持,用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国内外考察。学习期间,学校邀请了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比利时根特大学、德国吉森大学等国外多所名校的专家教授,定期为该班“开小灶”讲学,还组织班上学生到海外进行农业领域的学科与实践考察。 

  24人毕业,“坚持”到底的个个是“精英”  

  为了培养未来真正的拔尖创新农业领域精英人才,神农班有着严格的淘汰机制。首届神农班辅导员刘秋艳介绍,该班一开始选拔了40人,有4名学生自动退出,留下了36人。 

  刘秋艳说,在严格的年度考核目标下,学生必须第二学年结束时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中期考核(大学二年级最后一学期进行,两项内容:社会调查报告及关于研究课题的文献综述),此外,有两门课程考试不合格,或学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其他违规、违纪,就被淘汰退回原专业学习。最后首届神农班实际毕业人数为24人。“但这24名同学个个都是好样的!”刘秋艳说。 

  刘秋艳介绍,全班24名毕业生中,11人推荐免试、3人考研成功,将到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农大等国内985、211以上高校或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学位,2人成功申请出国,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另有3人分别成功签约平安惠普公司、上海汉得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和以袁隆平命名的隆平高科股份公司,另有1人进入山东烟台市公务员面试,另外4名毕业生则选择了继续准备考研或申请出国留学。 

  神农班,学校的先进集体 

  刘秋艳说,首届神农班也是一个先进班集体,班级先后荣获一次重庆市“先进班集体”荣誉和两次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 “先进班集体”。全班英语六级通过率100%,8位同学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过学术论文,共14篇,其中3位同学为第一作者。 

  马晋齐是神农班的“女神”。她主持了“校级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并列第一作者发表了SCI论文两篇,参与发表高水平SCI论文四篇,以第一负责人参加挑战杯并获得“重庆市特等奖”和“全国三等奖”,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袁隆平奖学金一等奖、中国电信奖学金和候光炯奖学金等。 

  西南大学校长助理王进军在首届神农班毕业典礼上希望“首届神农班24名学子要追逐袁隆平学长奋斗足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希望同学们继续奋斗,早日成才,为服务三农,振兴乡村,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