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新工科前景看好!选新工科专业来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2018-06-27

  新时代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作为身处西南经济新高地的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重庆大学也在打造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重庆大学6个工科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4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而在近期召开的“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上,副校长廖瑞金应邀以“跨界培养”为主线介绍了近年来重庆大学在新工科人才特色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

  

  

  新工科发展前景看好,那么重大将给带来怎样的发展空间?

  什么是新工科? 

  新工科(EmergingEngineeringEducation,3E)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新工科的内涵是以立德树人为引领,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具有战略型、创新性、系统化、开放式的特征。

  

  

  新工科的产生,本质上是由于科技进步以及社会不断发展,催生了以学科交叉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以及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新技术、新经济,前后者再次交汇,即形成新工科专业。

  新工科“新”在这儿?理念新:更加强调积极应对变化;更加强调主动塑造世界;要求新:人才结构新;质量标准新;途径新: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

  国家发展需要新工科“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呼唤“新工科”,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呼唤“新工科”,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呼唤“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呼唤“新工科”。

  新工科需要什么人才? 

  为适应并引领纷繁复杂的未来形势,新工科人才不仅要有理论基础、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也要有协作精神、家国情怀、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新工科人才培养,不仅要构建数、理、化、文、史、哲等全面的知识体系,还要进行跨界培养,用“非正统”、“非逻辑”的思路来激发灵感,真正做到“学有专攻,多专多能”。

  

  在培养路径上,新工科人才与传统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不仅进行弹性学制、大类招生、跨界培养,而且以学科交叉为基础,融合产学研教、搭建创新平台,顺应时代趋势的五种培养路径,为新工科人才的发展厘清方向。

  1、基于学科交叉的本硕贯通培养及弹性学制

  先理(本科)后工(研究生)培养模式;先工(本科)后理(研究生)培养模式。

  2、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

  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3、本科跨界培养

  改革线性叠加式的知识体系构建方式,探索非线性的融合式知识体系构建方式,形成知识的共振、实践与创新(跨专业:平台课、实习实践、主辅修)

  4、产学研教深度融合

  产——以产业为背景,以企业为平台;

  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

  研——以研究促学习;

  教——教师成为学习的推动者。

  5、创新实践平台搭建

  校内平台:扩大创新实践团队、增加创新实践项目,建立综合创新平台。

  校外平台:拓展与企业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实践、研究性学习、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新模式 

  培养新工科人才,近年来,重庆大学结合自身教学发展情况,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前期的实践,在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

  构建通专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第一,以培养学生“深厚的基础理论与强烈的创新意识”为目标,再造通识教育。构建广义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奠定学生深厚的数理化文史哲基础。将创新创业的理念从通识教育阶段即根植于学生心中。

  第二,以“通专融合、跨界培养”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重庆大学的传统工科优势及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探索本科人才跨界培养。

  在跨界培养中实践与探索 

  跨学科、跨专业。

  跨学科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同一个学部的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也能通过协作完成多元而和谐的作品,艺术和理工相融合也能迸发出科技的美感。基于各专业优势,重庆大学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需求与创新、管理与协作等多种要素相结合,以跨学科、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为抓手,构建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新平台。从“越界”到“跨界”,从“配合”到“融合”,从“一元”到“多元”,从“协助”到“协同”,四点教学特色,真正做到推进本科生跨界培养。

  

  (毕业答辩现场)

  

  2018年跨学院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展由虎溪校区管委会、教务处、图书馆、校青年科协、艺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软件学院、自动化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联合主办。

  

  

  展览作品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以产品设计为核心,以智能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收集与应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为主要手段,展示了产品设计专业师生在医疗产品设计、智能玩具设计、智能灯具设计、智能家居产品设计、信息交互设计、交通工具设计、设计介入精准扶贫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多元化的设计视野,体现了产品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开始实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设计引领的角色转变。

  建筑学部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重庆大学建筑学部以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学科交叉及专业协同为目标,以建筑学部为平台、以复杂工程为背景,联合建筑学、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等7个专业,开展“大部制联合毕业设计”。

  

  促进了参与学生了解同行业不同专业之间分工协作,扩充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与传统单一专业的毕业设计专题化训练不同,联合毕业设计除了强调知识综合、设计创新和技术规范之外,通过建筑、结构、设备、造价管理的跨专业协作,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实做训练,体现了从“越界”到“跨界”、从“配合”到“融合”、从“一元”到“多元”、从“协助”到“协同”四点教学特色。

  跨行业、跨领域

  读大学不再是“纸上谈兵”,联合研究院、公司进行合作教学,致力让学生成为跨领域、能力强的综合人才

  “重庆大学与长安汽车联合的”3+1“培养模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等专业与长安汽车公司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前三年在学校学习,第四年在长安汽车公司,以企业为主培养,并实行双导师制。目前,“3+1”联合培养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人才来源,使得公司人才培养周期缩短,学生实践能力增强,掌握跨学科知识能力提升。

  “机器人创新创业培育中心”

  

  由重庆大学和重庆固高科技长江研究院合作创办,制定金字塔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创新型技术人才、技术管理人才和创业领军人才。

  “微学位模式”

  “大数据与软件学院联合阿里云、慧科集团合作提出“微学位模式”。提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技术支撑平台,联合教学与科研,完成大数据与数据只能专业升级。学生将完成基础课程学习,掌握核心数据科学与应用数据科学。提供天池大赛等竞赛实战机会,校企联合运营,获得微学位认证。促进学生自主化、网络化,跨行业、跨领域知识学习。

  跨时空、跨地域、跨文化

  本科期间就得到国际化的培养,不是短期访学,而是双注册、双学位!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

  辛辛那提学院成立于2013年,是重庆大学本科教学和国际化办学示范单位,在国内首次引进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先进的校企协同培养(Co-op)模式,融合了中美两校先进的教育理念。

  学院所开设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皆为国家首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培养方案既有美方的优质课程,也有我校精品课程。教学采用全英文原版教材,引进美方实验仪器设备。

  辛辛那提学院学制为五年(1+3+1)。第一学年与其他学院一样,为两学期;第二至四学年,每年三学期,每学期4个月,课堂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交替进行;第五年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学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这样的模式瞄准的正是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工程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今年,辛辛那提学院首届56名毕业生在辛辛那提大学迎来了他们的本科学位毕业典礼,其中10名同学获得辛辛那提大学MagnaCumLaude(极优等)荣誉学位,9名同学获得CumLaude(优等)荣誉学位。在所有毕业生中,有29名同学拿到卡耐基梅隆大学、普渡大学等海外名校offer,21名同学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深造,总体深造率超过8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工科建设不仅仅是一场教学改革。而是全周期、多方位的培养格局的尝试,是对于人才培养新理念的实践,还在等待什么?想要在未来成为引领时代的新工科人才,来报考重庆大学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