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校使命
2024-04-30 15:06:00
重庆交通大学

  新质生产力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生产力诸要素迭代升级而产生的新质态生产力,基础在人才、关键在创新。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和关键连接带,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勇担使命。

  探索人才培养新质模式,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基。新质生产力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催生的结果,而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能动主体,人才必然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基础性要素。一方面,有条件有基础的高校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高校是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平台,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有组织推进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原创性、探索性、应用性基础研究,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出来,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另一方面,所有高校都应努力培养更多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主动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加强产教融合,探索以场景项目制教学改革为代表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掌握现代新型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适配、且数量充足的新型劳动者和使用者,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凝练科技创新新质方向,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之源。习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之“新”,核心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高校的五大职能之一,是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抓手。一方面,高校应主动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开展卡脖子、原创性科技攻关。坚持“四个面向”,以学校学科优势为基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有组织科研为思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优化资源配置,引导高校科研人员发扬科学家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淡泊名利、潜心研究,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助力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战略性转变,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牵引。另一方面,高校应花大力气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梗阻”问题。把产业应用作为科研创新主战场,基于成果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共赢原则,点对点选定可以深度合作的数家企业,与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院、研发中心等平台,真正实现人员互派互用、组建实质性联合研发团队,引导学校科研团队针对产业痛点和企业技术难点开展项目化、实战化的针对性、长期性研究,有效推动知识、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全力打通产业链、制造链、人才链、资金链间的“堵点”和“痛点”,积极构建命题源自国家战略、出题来自企业产业需求、答题由企校多方发力、阅卷评分交由市场检验的协同创新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增添“含智量”“含新量”“含金量”。

  迭代学科专业新质体系,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之势。学科是高校发展的龙头和引擎,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特色和根基,学科专业建设的迭代升级事关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也是高校服务引领新质生产力未来发展的先手棋。一方面,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打造高原高峰学科。双一流高校也好,行业地方高校也罢,必然有其长也有所短。优势特色学科是高校自身核心竞争力所在,高校应把学校最擅长的学科领域做到更前沿、更领先、更强大,实现学科领域或方向的重点突破,成为某一学科领域全国乃至全球的旗手和排头兵,为与该学科相关的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引领性支持。另一方面,高校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革命性突破的前兆,新的学科领域和学科分支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高校迫切需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淘汰整合、迭代升级传统学科专业,新设优化、持续建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产业结构优化、前沿科技发展、创新人才供给提供基础性、前瞻性、整体性支撑。

(通讯员/杨既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