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男孩高考658分 填报志愿意见不合被父亲打
2016-07-05 09:31:00
重庆商报

  高考考了658分还要挨父亲的打?没错,家住大渡口的高考考生小吴近日就“享受”到如此“待遇”,他因此离家出走。大渡口跃进村派出所接警介入后发现,小吴与父亲的矛盾源自填报志愿。通过警方做工作,回到家的小吴如愿报考了心仪的大学。前日,小吴和母亲专程前往跃进村派出所,向帮助他们的民警道谢。

  据大渡口警方介绍,高考后类似家庭矛盾并非个例,近段时间他们已接警处理过多起。

  父亲报警

  儿子高考成绩超一本线133分

  志愿填报截止日前却离家出走了

  6月28日8时许,大渡口跃进村派出所冲进来一名神色慌张的中年人,一进门就着急地央求民警快帮他找孩子。

  值班民警茅新新了解到,男子姓吴,其18岁的儿子今年高考收获了658分的高分,超过重庆理科一本录取分数线133分。这原本是一件让人高兴与骄傲的事,但6月27日,老吴竟把小吴按在床头打了一顿。很快,小吴失踪了。

  “今天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最后一天,如果再找不到儿子,他这几年的努力就全废了!求求你们帮帮我!求求你们了!”老吴哭丧着脸,拉着茅新新不断哀求。

  警方调查

  填报志愿产生分歧

  矛盾激化父亲打了儿子

  经询问,茅新新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得知儿子的分数后,老吴想让他报考南京一所大学,小吴却倾向于西安一所大学,父子俩因此产生分歧,且都不愿让步。僵持期间,6月27日,小吴接到了东北一所大学招生办老师打来的电话,欢迎小吴报考该校。小吴正值气头上,就直白地拒绝了,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老吴被儿子彻底激怒了,一气之下打了小吴。随后,小吴就偷偷离家出走了。

  知道儿子离家出走,老吴起初以为儿子在耍小性子,过会儿就会回家,所以并没当回事。哪知直到次日零点后儿子仍未回家,小吴没带钱也没带手机,这下老吴夫妻俩着急了。亲戚朋友同学,老吴夫妻能联系的都联系了,能找的地方也都找了,还是没有小吴的消息,老吴慌了……

  一大早,心急火燎的老吴就跑到派出所,希望民警帮他找回儿子。

  民警调解

  父亲妥协同意尊重儿子选择

  儿子得偿所愿填报心仪学校

  了解事情原委后,民警让老吴给孩子的班主任打电话,让其在班级群里发布信息,寻求帮助。约一个小时后,小吴母亲打来电话告知还守在派出所的老吴,称小吴已平安回家。很快,小吴赶到了派出所,老吴一把搂住儿子嚎啕大哭起来。

  小吴告诉民警,头天挨打后一时气愤离家出走,但身上没有带钱和手机,只能在街上瞎逛,他沿着轻轨线路走到杨家坪步行街,实在太困就在步行街的一张椅子睡下。后来天降暴雨把他淋醒,因害怕父母担心,他淋着雨一路走回了家。

  听了这些,老吴表示,没想到儿子竟然这样过了一夜,幸亏没发生意外,否则后悔就来不及了。

  通过民警调解,老吴同意尊重儿子的选择,小吴如愿填报了心仪的学校。

  选校理由

  父亲看重前途

  儿子喜欢专业

  老吴为何一定要儿子填报南京那所大学?小吴为何又非西安那所大学不读呢?

  据老吴说,他选择南京那所大学,是因为之前听一个搞工程设计的朋友说,这所大学是全国重点,理工科全国知名,土木工程专业很好。而且那个朋友就是该大学毕业的,现在混得很不错。所以从儿子的前途考量,希望他报考。

  而小吴称,自己之所以一定要就读西安那所大学,源于这所大学某个专业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

  新闻链接

  大渡口警方:类似矛盾近期接警多起

  记者从大渡口警方了解到,高考结束特别是成绩公布后,这种因志愿填报、是上一般大学还是复读等引发的家庭矛盾明显增多。据不完全统计,仅最近十来天,大渡口警方就接到四五起类似报警。

  民警就此提醒考生家长,高考学生大都是成年人,已经具有完整独立意识,家长与孩子沟通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也希望孩子们不要任性,应多理解体谅父母。

  ■部分报警求助案例

  16月26日,因不想就读本地高校,家住九宫庙某小区的18岁女孩小怡与家人吵架后离家出走一天,家人向警方求助,民警在小怡的好朋友家找到了她。

  26月26日,因选择读三本院校还是复读的问题,小向与父母产生分歧,不愿复读的小向离家出走,最终被民警在茄子溪一网吧找到。

  36月25日,大渡口某小区,18岁的小苗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欲外出打工,与父母发生激烈争吵,邻居报警,民警前往调解。

  专家声音

  家长应尊重孩子选择不要越俎代庖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专家桂亚莉表示,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时,父母不应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而应为孩子提供多方面的信息,如关于就业前景、专业基础、个人能力特点等,让孩子充分了解并自己做决定。

  桂亚莉认为,孩子的人生是自己去走的,自己承担责任,家长不能越俎代庖。如果家长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孩子被动进入不喜欢的学校后,可能对学校对专业不感兴趣,得过且过,难有成就;关键是,他还会把失败归结于父母身上,影响两代人的关系。所以填报志愿时,父母的职责就是为孩子分析到位,避免孩子片面肤浅地喜欢某个专业或学校;家长有建议权,但决策权在孩子手中。

  小调查

  孩子要“独立”家长想“干政”

  周先生(九龙坡):孩子涉世未深,填报志愿时听从大人的意见很有必要,毕竟家长不会害自己的孩子。

  王先生(沙坪坝区):填报志愿,主要还是要看孩子的兴趣,家长的选择如果孩子不喜欢,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影响会很大。

  小磊(沙区某中学高二学生):我希望父母在填报高考志愿的问题上,能尊重我的想法。

  小钟(沙区某中学高二学生):我不反对家长给建议,但不能粗暴干涉我的选择。

  严老师(璧山区):作为老师,还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主,为学生提供高校专业方面的信息,但最后仍由学生自己定夺。

  谭老师(江北区):作为一名教师,我会为学生分析就业前景,给予一定的建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SRC-1136020641 2020-11-24 10:47